市政府东大院暖流涌动:72 人捐献24000毫升热血
2025-08-13 16:38:18 0次 殷祥婷
8月6日至8月7日,无偿献血车驶入扬州市政府东大院。来自农业农村局、水利局、司法局等部门的72位公职人员参与无偿献血活动,累计献血量达24000毫升。
上午8点,市政府东大院里,回荡着一阵阵温暖的寒暄声。“吃早饭了吗?”“一定要多喝水。”“不要熬夜。”走近一看,一辆无偿献血车停靠在大院中,车身上“献血救人 奉献爱心”的红色大字在晨光的映照下格外醒目。陆先生是最早来的一批人,他娴熟地完成了填表、初筛等项目。在等候献血之时,他打开随身携带的小包,从钱包里拿出一叠红色的本子,接着用笔记录着什么。
“每年献血,我都喜欢记录一下。”陆先生指着献血证说道。他从2007年开始第一次献血,当时正好赶上党的十七大召开,作为一名党员,他希望通过献血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在他看来,献血不仅是帮助他人的方式,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的体现。2008年汶川地震、2009年女儿16周岁、2021年单位团体献血……陆先生的献血证记录着每一次献血时的意义,那些亲手写下的记忆涌上心头。“现在采用的都是电子献血证,非常便捷,但是我还是不想舍弃手动记录的习惯。”陆先生坦言,“下一次献血,我多少有点私心,因为再献一次,我的献血量就能达到4000毫升,可以领取‘三免卡’,那样在省内旅游就能享受免费待遇了。”
此次献血人群里,大部分都是多次参与献血的“老献血员”。他们不禁感叹,不知不觉就坚持了这么多年。一位献血员称,其实献血只有“第一次”和“第N次”,或许第一次会心存疑惑或有所犹豫,但之后的每一次都成为了“习惯”。
刘金晶是一位90后,这已经是她第三次献血了。当被问到此刻献血的感受时,她平静地说:“没什么感觉。”在现场,刘金晶微笑着和同事分享献血的经历,说道:“我已经是‘献血中年人’了。”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,却也透着一股自豪。刘金晶表示,未来会继续坚持献血,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身边更多的人。
“每年都坚持献一次”、“献400毫升,顶格献”......对于献过血的人来说,下一次似乎变得更加自然,甚至成为一种习惯。每一次献血都是对生命的尊重,也是对社会责任的践行。
据了解,此次共有8家机关单位72人成功献血。其中,扬州市农业农村局18人,扬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2人,扬州市司法局16人,扬州市民政局7人,中共扬州市委台湾事务办公室4人,扬州市科学技术局5人,扬州市仲裁委员会4人,扬州市水利局16人。